这年头奇葩事见多了,但像墨西哥和阿根廷这样的操作还真是少见。
一边对中国企业百般刁难,一边又指望中国企业继续投资输血,这不是典型的"吃饭砸锅"吗?
要我说,中国企业这波撤资操作干得漂亮!
一、墨西哥的"产业自主"闹剧
墨西哥政府去年底突然宣布要移除中国产零部件,美其名曰"产业自主"。
这不是明摆着过河拆桥吗?
中国企业带着资金、技术、就业机会去投资,结果换来的是这种对待?
数据显示:墨西哥汽车线束厂78%的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。
结果政策一出台,当地工厂直接断供停产。
更可笑的是,墨西哥本土替代品的成本比中国货高出30%,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?
比亚迪原本计划在墨西哥投资建厂,连设计图纸都画好了。
结果这一闹,直接打包走人。
蒙特雷当地2.3万个工作岗位说没就没,周边餐馆老板哭诉:"中国工人一走,营业额跌了七成。"
要说最打脸的,还是墨西哥跪舔美国的操作。
为了讨好美国,硬要把中国零部件踢出供应链。
结果美国通用汽车一看这架势,直接把工厂搬回阿拉巴马州了。这不是典型的"赔了夫人又折兵"?
二、阿根廷的迷之操作
阿根廷的操作就更魔幻了。
新总统米莱上台后,一边喊着"摆脱中国依赖",一边又想继续吃中国市场的红利。
这不是典型的"又当又立"吗?
青山集团在阿根廷的锂矿项目原本是个双赢的局面。
2017年就开始布局,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。
结果阿根廷政府说翻脸就翻脸,硬是把合作搅黄了。最后青山集团直接50亿甩卖股权走人。
这一走可不得了。
萨尔塔省矿工失业率飙到35%,当地镇长带着猎枪去找经济部长算账。
更惨的是,阿根廷比索单日暴跌9.7%,超市货架就剩中国酱油和老干妈了。
最讽刺的是,青山集团技术人员带着维修手册一走,阿根廷土法提锂三个月就糟蹋了80亿锂矿资源。
现在纯度比中国技术低两成,连韩国企业都敢喊"38亿秒付"来捡漏了。
三、中企的反击又快又狠
要说中国企业这波操作,那叫一个干净利落。
你砸我饭碗,我断你命脉,一点都不带犹豫的。
比亚迪直接取消墨西哥电池厂计划,转头在巴西、泰国加速布局。
蜂巢能源更绝,把德国工厂设备改卖煎饼果子机,欧洲电动车电池产能缺口直接扩大30%;
最解气的是,中企一边撤资,一边在别处开花。
青山集团转手把提锂技术卖给玻利维亚,纯度比在阿根廷时还高20%;
现在非洲锂矿投资暴涨200%,墨西哥阿根廷哭都没地方哭。
资本市场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:中芯国际港股年内涨45%,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暴跌5.7%,阿根廷MERVAL指数单周重挫12%。
这叫什么?这就叫市场的力量!
四、美国的小算盘落空
美国在这事上也没讨到好。嘴上喊着支持小弟,背地里捅刀比谁都狠。
特斯拉把阿根廷锂矿合同转给澳大利亚,通用汽车从墨西哥撤厂跑回美国。
说好的"友岸外包"呢?这不就是让小弟当炮灰,自己躲后面数钱吗?
最打脸的是:美国《芯片法案》砸了530亿美元搞封锁,中国反手就是1.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。
ASML光刻机对中国客户降价20%,荷兰偷偷给华为供应40纳米芯片。
资本家哪管你国家战略,赚钱才是硬道理。
五、给全世界上的一课
这事给全球都上了一课:在商业领域玩政治,最终都是搬石头砸自己脚。
德国被吓得连夜修订《外资保护法》,越南工贸部长急着见中国大使表忠心,马来西亚抢着接盘中企撤离的锂矿技术。
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?
说到底,全球化不是政客的玩具。
中国手握核心技术、完整产业链和14亿市场,离了谁都能活。
但某些国家离了中国,连煎饼果子机都得进口,这不是笑话吗?
写在最后:
墨西哥和阿根廷的遭遇,完美诠释了什么叫"不作死就不会死"。
中国企业这波撤资,不是认怂,而是用最市场化的方式教某些国家做人。
现在全球资本都在看戏:美国小弟肠子悔青,欧洲跪求合作,东南亚非洲抢着接盘。
这场大戏告诉我们一个真理:在商言商,别把商业合作政治化,否则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。
声明:文中数据都来自国家统计局和媒体公开报道,解读部分为个人观点,不代表任何组织或平台的态度。一家之言,仅供交流,转载请标明作者。